政策:推動農業農村全面綠色轉型;調研:我國養豬產業正趨向于智能化;龍大美食:總負債50多億元 ;京東:未來三年將打造20個銷售億級預制菜品牌;冷知識!認養農業:推動二三產業融合...
熱點】
政策:推動農業農村全面綠色轉型 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實施方案》提出,圍繞種植業節能減排、畜牧業減排降碳、漁業減排增匯、農田固碳擴容、農機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替代等六項重點任務,實施稻田甲烷減排、化肥減量增效、畜禽低碳減排、漁業減排增匯、農機綠色節能、農田碳匯提升、秸稈綜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科技創新支撐、監測體系建設等十項重大行動。到2025年,農業農村減排固碳與糧食安全、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統籌融合的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農業農村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 更多關注農業食品、農業科技、農業生鮮、農業電商等領域的新政策、創新、新商業、新布局,一手行業情報、財報、行業內參,請閱讀由【農業行業觀察】(產業● 科技● 商業)編輯團隊梳理的價值信息... 01 調研:我國養豬產業正趨向于智能化 調研顯示,養豬產業正在經歷精細化,設施化,智能化的變革,特別在養豬場建設、環境控制、智能精準喂養等方面,跟以前傳統養豬業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養豬主要業務都能用智能設備取代,飼料輸送和投喂等環節不需要人工作業,全部使用智能化設備,豬的進食異常、生長信息、免疫信息、身體狀況等可以實時監控,豬的排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完全告別傳統養豬場“臟亂差”的狀況,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02 龍大美食:總負債50多億元 聯合資信公告稱,將龍大美食主體及“龍大轉債”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AA-”,評級展望穩定。聯合資信認為,龍大美食業績受生豬價格波動影響較大,公司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并發生大額虧損。截至2022年3月末,龍大美食總資產有84.86億元,總負債50.36億元,凈資產34.51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9.34%。 03 京東:未來三年將打造20個銷售億級預制菜品牌 日前,京東集團副總裁馮全普在2022年中國(原陽)預制菜行業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內容主要涉及從線上銷售視角看預制菜產業發展和布局,此外,馮全普現場提出兩個“小目標”:京東生鮮將通過實施銷售數據、流量、活動IP、全渠道、市場投入、冷鏈物流等6個方面實施扶持舉措,在未來三年打造20個銷售億級預制菜品牌,5個銷售過五億級預制菜品牌。 04 “圩日優鮮”社區電商平臺:正式上線 近日,“圩日優鮮”社區生鮮電商平臺正式上線儀式。“圩日優鮮”社區生鮮電商平臺主要通過微信小程序銷售各類蔬菜、副食、水果、水產、禽肉、畜肉等生鮮,為梅州社區居民解決出行不便的問題、滿足便捷買菜的生活需求。平臺依托梅州市區當地最大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海吉星蔬菜水果批發市場,把握生鮮食品安全,致力于將梅州市區當日一手最新鮮的貨源送到客戶的手中。如今“圩日優鮮”輻射梅城80多個社區,5萬多戶業。 05 北大荒:品牌價值達1440億元 據悉,北大荒集團擁有4500萬畝耕地,2021年糧食總產463.1億斤,在全國31個省中份排名第13位。北大荒糧食總產中水稻產量占一半以上,達1400萬噸,占全國粳稻產量20%左右。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14億人吃飯問題,北大荒發揮了重要作用。2021年,北大荒集團營業收入1703.7億元,“北大荒”品牌價值1439.85億,位列世界500強品牌第412位。 06 冷知識!認養農業:推動二三產業融合 認養農業作為訂單農業的一種實現形態,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達成的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生產方式。其主要表現為,農民出地,按照定制者的要求生產,期間定制者可以自行耕耘、體驗農耕生活,也可遠程監控定制產品的生長狀況。早在2021年9月,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等七部委將“智慧認養農業”作為鄉村新業態寫入《數字鄉村建設指南1.0》。 專家認為,認養經濟實現了種養業透明化,讓消費者和農民直接取得聯系,雙方均受益,同時把城市居民作為目標客戶,以體驗、互動為賣點,將特色農產品、旅游景點、風情民宿進行整合包裝,再打包兜售,推動了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